博物馆内讲解接待设备主要针对服务两类观众。1、零散观众;2、团队观众。针对零散观众正如你所说的后半部分-语音导览机/语音讲解器,提前将录制好的讲解资源写入导览机内,在博物馆展厅相应位置布置上定位基站,基站向外发射信号,导览机接收到信号,即可实现自动讲解。也就是观众:走到哪儿听到哪儿。这样的设备,国内的相关生产企业已经做得棒了,甚至出口到欧洲凡尔赛宫等博物馆,它的技术水准主要体现在:导览设备形式、定位基站的技术应用。导览机常见的传统形式有按键式的(类似带按键的直板手机);触屏式的;地图式的(面板上印着展馆的平面图);耳挂式的(蓝牙耳机造型)等;现在更有PAD式的,支持了智能操作系统,基于硬件基础,可以在PAD导览机内开发APP,定制专属UI/UE,开发丰富的前后台互动功能(如实时定位,可基于位置提供服务并可收集观众参观数据,利用大数据为展馆服务、如AR增强现实,让文物活起来、如博物馆周边推荐等),利用场馆内的wifi即可实现智慧场馆式的定制化需求;听说现在还有极简式的笔式导览机(看过长沙博物馆的新闻,投入了这样的系统),还可以关注文物报社举办的 文博产品技术奖,也有这样的产品相关介绍。定位基站传统导览机都使用红外IR、射频RFID,红外容易受到酞阳光等自然光干扰,射频RFID精确度差一些,相邻较近的展品容易有信号干扰。现在的室内定位技术应用于导览,应是多种模式混合定位(点定位+连续定位),如蓝牙定位、WIFI定位、红外定位、RFID定位、气压传感定位(楼上楼下垂直空间的定位)、NFC技术(实现触碰式自动定位,非常适用于密集的展品)。而定位基站又要做到小巧,内置电源,这样布施起来简易方便,不影响展陈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