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发生在刚刚过去没有多久的2018年10月28日,起因是公交车上一名女乘客因为坐过站,求驾驶员临时停靠,遭到驾驶员拒绝,于是该乘客和驾驶员发生争执并升级为肢体冲突,导致公交车失控从大桥上坠入江中,造成至少13人死亡,2人失踪。这件事,当时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引发了人们对公共交通安全、社会公德意识以及和集体空间秩序的深入讨论,既不是冷门话题,也不属于抽象问题,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在是非的分辨和评价上难度其实并不大。
至于为什么家长反应如此强烈的原因,应该是孩子围绕“公交车坠江”这件事,文字上的组织比较费力,只能就事说事,无法展开更多内容,写作能结合生活经验的偏少,显得干巴巴的。这其实是暴露出学生一方面关注时事确实很少,“两耳不闻窗外事”;另一方面,是经历的事情也少,对于社会现象缺乏比较深刻的认知和反思。
关注时事既是学生公民爱国意识形成的重要表现,也是他们成长与成才的内在需要。任何教育阶段,从小学到大学,学生对于时事的漠然无知,对于社会生活经验的匮乏,都不是好事情,都是不利于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关注时事现象,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教学中,教师应该主动把时事引入课堂教学内容中,用国家大事和社会内容充实教学材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联系。尤其是小学和初中阶段,教师千万不能囿于教材,只在教材划定的内容里打转转,不肯也不敢把社会上发生的事情告诉学生,造成学生脱离课本内容就无从下笔。实际上,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适当的风雨,会促使他们成长得更快。就如同公交车坠江事件,学生如果对这件事有深入的了解和思考,这对于他们将来安全的社会化生存不无裨益。
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的学习固然重要,做作业、上辅导班确实会需要大量的时间,应该优先保证,但是也要给他们提供接触社会的机会和时间,并陪着他们观察社会,体验社会,这对于他们增长社会见识,丰富写作素材,提高理性思辨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笔者上中学的时候,班主任老师要求我们每天都能看看《新闻联播》,都挤出时间看看报纸上的时事评论。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下来,果然受益匪浅,不仅写作文的水平提高,所有的政治课考试,包括研究生入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都非常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