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智联万物”的理想化概念,智能音箱一经推出,便大热于市场。只可惜,这样的大好形势未能持续多久,从2020年第四季度开始,国内智能音箱在市场中的增速出现了下滑,相对2019年有了8.6%的回落。
据IDC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智能音箱销量仍在不断下跌,同比下降幅度达到了27.1%。
留心观察今年的双十一,也不难看出这一颓势,往日喜欢打“价格战”的小米、百度、阿里等厂商集体哑火,新品少了,降价幅度小了,甚至很少见到“战报”。
智能音箱在国外的发展亦不容乐观,北美的市场发展已经接近停滞,率先推出智能音箱Echo的亚马逊也开始在该领域大幅裁员。
市场需求的疲软正在呈现,智能音箱就如“鸡肋”,让消费者和各大厂商觉得“食之无味”,又“弃之可惜”。
昔日科技巨头的宠儿为何跌下神坛?
当今社会,智能化似乎成为了一个烂大街的名词,早已经不新鲜。
大件如电视、冰箱、洗衣机,小件如手机、手表、早教机,甚至连某宝两百元到手的投影仪,都已将智能交互纳、语言操控纳入系统之中,有些还配备了比部分智能音箱更为精准的识别设备。
当智能音箱的“智能”已经并非独一无二,不智能与音质不佳的弊病就格外明显。
1. 不智能
多数人以为智能音箱可以智连万物,买回来后却发现因为通信协议不同,它很难将所有设备串联起来。
加之技术的不成熟,导致智能音箱智障行为频发,交互体验并不完全智能,时不时会出现与语音指令毫不相关的操作,让人懊恼不已。在智能指令更准确的智能手机的对比下,智能音箱更是显得可有可无。
2. 音质不佳
作为数码音箱中一个较为特殊的存在,智能音箱空有音箱之名,却无音箱之实。刚兴起时,各大厂商忙于打“价格战”,挤占了本就微薄的盈利空间,只能在除智能功能外的地方压缩成本。
过度地将研发重心放在智能化功能上,在音质提升上却迟迟不作为,投入其中的成本微乎其微,这样出来的音质不可能好,亦不可能作为用于听音的音箱吸引潜在人群。
二、数码音箱投资热点何在?回归音质已为新热点
你方唱罢我登场,群雄逐鹿又一轮。占据智能音箱份额高达九成的百度、阿里、小米、华为等巨头,损友商还不一定利己的赔本吆喝,让智能音箱呈现短期繁华,但泡沫散尽后,却空留一地唏嘘。
智能化发展的道路行不通,数码音箱的未来应当何去何从?
让初心回归音质才是硬道理。在这个“后疫情”时代,外出娱乐受限,人们更重视对家庭娱乐的建设,拥有一台音质保真的音箱,随心用它听音乐、听书、优化智能电视或投影的音质等,便捷化地聆听无损佳音便是提升生活品质的常见方式。
由于成本、技术、产品定位等原因,多数智能设备,如手机、电视、交互屏、投影等,能做到高度智能,音质却迟迟难以提升。
对于有追求的用户而言,用这些智能设备听歌就好似小孩子用泥巴玩家家酒,如同隔靴搔痒,远不能达到预期听音效果。具备好音质的音箱,才是他们苦苦寻觅的不可替代的必需品。
三、君子不立危墙,与其与虎争食,不如另辟蹊径
洛图科技报告显示,百度、小米、天猫精灵、华为在今年第三季度的中国智能音箱市场位居前四,合计份额达到97%,这一市场正向着“寡头”趋势迈进,留给小企业的份额甚至远远小于十分之一。
纵观智能音箱市场现状,不难发现入场券已经发完,蛋糕已被少数大厂飞速蚕食,是成是败,形势尚不明朗,市场上危机重重,轻易投资很容易血本无归。
与其冒险挤进增长乏力且已经定形的智能音箱市场,不如另辟蹊径,将目光放在音箱的音质上。
这正是许多专注音质研发的音响厂商正在做的事情,深耕于Hi-Fi领域30年的天逸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一家有着经验老道的研发团队与资深音响设计师;有着六层楼现代化标准厂房、近两万平米全自动化流水线生产线的音响企业,天逸在多数阅历深厚的音乐发烧友中口碑颇佳,下场做音箱,有着绝非小厂能比拟的专业度和可靠度。
近些年,天逸陆续推出了以好音质为最大亮点的数码音箱TY-W01、TY-B02、TY-B03及TY-B04。
这四款音箱皆融入音响设计师多年的Hi-Fi研发经验,经过标准化生产、检验,方才出厂。一经推出,就受到了许多音乐爱好者的欢迎。
其中无线数字音箱TY-W01与蓝牙音箱TY-B02经过设计团队多次琢磨,采用抗干扰能力超强的主控制电路板四层板处理、发烧级2.1声道设计,能呈现出接近Hi-Fi的高保真音质,高频透亮明丽、中频醇和自然、低频澎湃有力。
此外,为了优化听音体验,这些数码音箱还配备了兼容主流智能设备、蓝牙、TF卡、U盘播放,手机APP控制等诸多功能,在将研发成本聚力于音质上的同时,也不忘提供更便捷的听音方式。
这些数码音箱一经推出,受到了许多追求好音质的音乐爱好者的欢迎,在电商平台销量也很可观。未来,天逸将在数码音箱这一领域加大投入,永远坚持“音质第一”的初心,研发出更多音质佳、体验感优的数码音箱。
无论是音乐爱好者,还是在数码音箱领域需求答案的投资者,届时都能在天逸寻得一个满意的答复。
写在最后:
小投资者在已经定型、形势不明朗的智能音箱市场上很难获得预期回报,君子不立危墙,与其在呈下滑态势的领域苦苦竞争,不如另辟蹊径,寻求专注于优化音箱音质的厂家的助力,尽早在这一潜在市场占据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