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W总预算是常见的初配预算范围,起步不高不低很有代表性。就以3万立体声为例,清楚算一笔账。顺便暴露一些传统立体声搭配思路的弊端。当下有更好的方式摒弃遵循传统立体声发烧那套“绕个大弯路”,依然按照传统观念去搭配,不知道要交多少倍学费。
我的搭配建议是【极端出奇效,让能更好的环节更好】下面会有具体介绍!
3万配立体声什么效果 —— “有参考价值”的声音
图片只是看个意思;
1 左臂锐化过度表示细微失真
2 同时间的面观不完整,有时候会觉得五官只剩下两、三官
3 声像定位或飘忽不准 包括乐器的定位
4 特定情况又很优秀(很HIFI)
【该有的都有,但是不稳定、不准确】
不过比起上述问题,真正能左右声音好听与否的,还是【动态】【失真】【三频平衡度】....决定在你的空间够不够用的是【能量】。
3W预算的瓶颈
如果想要更宽的回放需求,除非喇叭够多,否则刚需落地音箱;
够8寸、3*6寸的落地起码划去小2万
至于2*6寸落地可以作为超小空间的妥协,或针对合适的听音类选择,别当成节省预算的妥协 —— 违背追求更好声音的做法。
再小不如买书架箱,又会直接限制回放用途。
要么舍弃后级、要么舍弃炮......为什么算进去低音炮?因为低音炮本来就是立体声道的一部分。是高效率换取低频的有效方式。
舍弃后级;浪费大音箱。
舍弃低音炮;低频就那样(相对)
解码:
追求一定音乐性的立体声解码1.4W起。这个价位的立体声功放的【功率】容易成为瓶颈,所以还需要单独后级功率放大器 —— 已经超过预算了...
后级:
需要压缩解码功放起码5K元挪给后级功放。
3万预算搭配建议
双6寸落地 + 8~10寸低音炮 + 带声学校准的全景解码
(反而落地音箱推荐带低音炮。因为有余地专注发挥所长,让能好得更好。不是常规认知的靠落地箱体,多那一点要死半活的低频。这根本是违背追求好声音的心态。)
1W左右的书架 + 1.4W以上的立体声功放+好脚架
(不带低音炮的石机,别买解析太好的音箱。否则声音过于直接,系统声低偏向监听用途,导致音源的瑕疵也容易暴露。这就需要较好的低频空间感,中和音色的缺陷,让整体听感更舒服、平衡。)
(小书架音箱不好配低音炮,容易三频失衡。所以推荐书架箱的预算多点买更高档的,让某个频段的音色美感更突出。)
黑胶味、胆味
(【黑胶、胆机】是立体声独有的路,本人觉得这才是低预算立体声应当追求的心态。胆机需要换胆,黑胶需要买盘......还是胆更值。)
假设系统与你的空间融合度很好,一套立体声系统对丰满自己的听感很有限。缺乏多重调试手段的纯立体声系统的平衡度,针对的音源类型有限,换的时候换就要一套全换掉。承接前面“有参考价值”的声音,看看全景声解码对于入门立体声的效率优势;
AV系统不是不如HIFI么
立体声也不=HIFI
以前AV用途仰仗视觉为主导,声音只要给够氛围就可以,所以对声音的准确与否的包容度更高,可以降低成本被人诟病。现在新全景声解码在拼软件,在加强音乐性。具体还是看你搭配的设备档次,还有自身情况。
不代表影院系统听歌一定不如立体声......与系统的形式无关,区别是用途。
全景声解码一定要买更代后的新品
自动空间校准听感反馈
自动校准会结合空间,重新明确舞台的范围,规划各声音元素你某个大小形态,跟距离去表现。这是听音者最直观的感受。有些听感差别不是喇叭好不好,仅仅就是远近、大小差别带来的。
当然,还包括了各声道的衔接,低音炮与前置、或低音炮与各声道的衔接。电平声压的重新匹配等等。
校准的结果不一定是最理想的,却可以丰满听感的见识,同时让你更理智看待这类设备背后的东西。
传统立体声发烧,最不坑的手段便是...调整摆位跟角度了。至于频段的特性,需要盲换天价线,想感受不同风格只能一套都换 —— 未知情况太多
绕一个大圈后再明白同样的道理。过去没办法....现在新人还这样只能说“J得很”!
多组数据存储功能
方便用【秒切换】达到【秒对比】,最大限度降低“心里暗示”的客观听感反馈。
传统发烧手段,跟解码的校准、调试等功能,都是在匹配环境。用意上二者没有任何差别。后者对当年轻人、准备“发烧”的新人,更直接有效。在这点上不要拘泥“这么做不够发烧”的形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