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今年耳机行业的关键词,骨传导、开放式、不入耳一定是绕不过去的,而它们其实都指向了行业中的一个新兴市场—不入耳耳机,或者说开放式耳机。
在今年的618购物节,开放式耳机用户同比增长220%,而刚刚落幕的双十一购物节期间,开放式耳机用户数更是同比增长了340%。从电商平台的销售数据可以看到其迅猛的增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开放式耳机,而背后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如今用户使用耳机的习惯和平均时长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游戏、音乐、追剧、综艺等愈加丰富的内容让消费者佩戴耳机的时长进一步增长,所以对于佩戴舒适度的要求愈加增高,开放式耳机恰好满足了用户这方面的需求。
这类产品采用了开放式的结构,而最显著的特性就是不进入我们的耳道,将声音以声波或通过骨头震动的方式传递道内耳神经,也就是气传导和骨传导,前者采用波束成形技术进行定向传音,将音频传送到耳朵;后者则是通过震动颅骨来实现声音传输,不需要通过耳道传递声音,因此可以避免对耳朵的压迫和不适感。产品形态上则有挂耳式(一体式和分体式)、耳夹式等供大家进行选择。
左:分体式气传导耳机 右:耳夹式骨传导耳机
得益于不进入耳道的特性,开放式耳机有着更为舒适的佩戴体验,它解决了用户长时间佩戴耳机后耳道胀痛、不适感强等使用痛点,而且能够保持耳道干爽透气,也不会滋生细菌,导致耳部感染,更加的健康卫生,对于听力也有着更好的保护。同时在佩戴时,不仅能听到耳机的声音,还能同时注意到外界的声音变化,并能够及时作出反应,有着更高的安全性。
另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在经历三年疫情后,户外运动人数明显增加,大家更加注意身体健康和户外运动。而音乐可以说是运动中非常好的“调味剂”,可以降低运动的疲惫感,提升趣味感,所以不少人都会在运动时佩戴耳机。而开放式耳机舒适的佩戴体验以及防水防汗、稳固不易掉、安全性高等特性恰好就能满足运动人群的需求,也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运动爱好者的青睐。这里要多说一句,目前运动耳机其实已经成为了耳机市场的细分品类,它是按使用场景进行定义的,就像游戏耳机那样,简单说就是适合运动时佩戴的耳机,虽然并不特指开放式耳机,但多数被定义为运动耳机的都是采用开放式设计的。
作为一个耳机重度用户,笔者之前基本都使用的是入耳式或者半入耳式的耳机,在今年双十一出于兴趣购买了一副开放式骨传导耳机,特地去实践了下。到现在差不多体验了有半个月的时间,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戴着很舒服,即便佩戴时间很长,也没有那种耳朵堵的感觉,甚至忘记有带着它的这件事,有时会一戴就是一下午。为了避免耳机和眼镜腿之间发生摩擦而导致不适,我特意选择了一款耳夹式的产品,对于想入手开放式耳机的小伙伴来说,算是个小建议吧。
当然,有得必有失,开放式耳机并非没有缺点,同样是因为开放式的设计,让这类产品对于外界声音的屏蔽能力较差,所以无法实现降噪的功能,音质也会有影响,不过目前开放式耳机在这方面已经得到了很大的优化,许多产品提供了出色的听感体验,不会明显逊色于传统耳机。还有就是漏音的问题,无论是气传导还是骨传导都无法完全避免,目前厂商都在采用相应的技术来改善漏音,体验比以前好了很多。
开放式耳机在今年迎来了一个爆发期,市面上的品牌和产品越来越多,其中不乏索尼、JBL、BOSE、森海塞尔、万魔、漫步者等传统耳机大厂,还有韶音、南卡、骨聆、Oladance、Cleer、SANAG塞那等近些年愈发熟悉的面孔,都在力争在这场激烈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作为一片新兴的市场,开放式耳机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而越来越多品牌的涌入和愈加激烈的竞争则展现出市场正在逐步走向成熟,而不久的将来则要迎来沉淀和洗牌,对于参与者的要求将会更高,更需要背后有足够的技术作为支撑。
当舒适的佩戴成为常态,那么厂商就需要在其它方面来进行竞争,我认为音质是非常关键的一点,这点和其它耳机没有差别,毕竟耳机的最核心功能就是听声音,在其它方面都没差别的情况下,谁的音质更好,势必会成为用户选择的对象。
当然,开放式耳机并不能完全替代其它耳机产品,各种类型的耳机有着其不同的特性和优缺点,每个用户的使用需求和场景各不相同,而这类产品的出现和火热只是为需要它的消费者提供了一种更合适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