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遭至少9家公司起诉
近日,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法院就白马(上海)投资有限公司诉ofo运营主体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广告合同纠纷案作出判决,责令东峡大通支付拖欠白马(上海)的广告发布费510.31万元及对应违约金(按日万分之五标准计算)。
这仅仅是ofo财务问题的冰山一角。由于长期未获得资本输血,加上每月高额的运维成本,多家供应商将ofo告上法院。
2018年以来,至少有9家公司因合同纠纷将ofo告上法庭,涉及物流运输、房屋租赁、广告费用、拖欠货款等多种事由,部分案件已达成和解,尚有多起仍在审理之中。此外,ofo还涉及多起劳动合同纠纷。东峡大通在深圳、杭州、唐山等地的分公司因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曾被工商部门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
如今共享单车行业的“泡沫”已经破灭,许多企业纷纷倒闭,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仅存的“三巨头”哈罗,摩拜和ofo,前两者背后各自都有阿里和美团的支持,独立运营的ofo也陷入了“退押金”的债务泥潭,除非再有新的资本投入,否自单凭自己,恐怕绝对难以从中挣脱。
此时,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可能最关心的就是押金的退回问题了。最近这段时间,ofo单车押金无法退回一直是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
共享单车究竟“路在何方”
共享单车作为一种解决人们出行问题的产业,定位应该是和地铁,公交一样,是属于“公共交通”的范畴之内的——而这些公共交通往往自身都很难盈利,基本上要靠财政补贴才能继续运行,这点共享单车也不例外。共享单车行业难以运营下去的主要原因,也是它行业本身很难做到盈利,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只有靠资本的“输血”,才能维持生存。
或许可以把共享单车当做公交地铁那样,作为“公共基础设施”来运营,由各级地方政府直接管理,并且提供财政补贴。这样既能够解决共享单车的盈利问题,同时共享单车成为了“公共设施”,破坏它也属于违法行为,同时也保证了共享单车不被恶意占有或者损坏。